在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上,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周刚就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化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作为上海首个AI发展聚集区,徐汇区已建立起完善的政策体系和产学研生态。区域内多所高校的人工智能学院与高新技术企业共同构建了强大的创新生态系统。近年来,该区重点推进五大任务:人工智能教育普及与资源建设、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育人方式变革、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以及教育治理和决策优化。

周刚指出,徐汇区通过引入希沃教学大模型及课堂智能反馈系统等先进装备,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痛点。这些创新举措显著提升了教学效率:教师备课时间减少50%,课件生成速度提高30%。同时,AI课堂分析系统量化了12项关键指标的教研数据使用率,达到75%,实现了从"经验驱动"向"数智化驱动"的成功转型。

针对如何确保教育装备真正发挥作用而非流于形式,周刚介绍了三项具体措施:首先,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培养不低于50%的高水平种子教师,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学科的教学研究;其次,对全区2000多名新入职年轻教师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培训;最后,定期整理并印刷AI融合教学的学习材料,便于教师随时查阅学习。

谈到当前教育工作的难点,周刚认为主要集中在课程标准的把握、教材整合、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学生差异性关注等方面。他强调,要培养适应未来人工智能环境的学生,必须将AI技术全面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同时,他希望能够培育一批具有人工智能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复合型教师人才,为徐汇区的人工智能教育试验区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