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自然灾害成功避险案例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聚焦于"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在此前夕公布了去年以来省内发生的十起自然灾害成功避险案例,这些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川作为自然灾害多发地区,提前转移避险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成功避险的案例涉及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多种自然灾害类型。从预警响应到紧急撤离,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科学防灾的重要性。
案例一:阿坝州马尔康市党坝乡滑坡险情
2024年10月18日清晨,阿坝州马尔康市党坝乡的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在巡查中发现活动室附近出现裂缝,立即上报相关部门。经核查确认滑坡风险后,当地政府迅速组织41户共152名群众撤离至安全区域。仅20分钟后,山体滑坡灾害如期发生,由于预警及时,避免了人员伤亡。
案例二:雅安市汉源县泥石流灾害
在2024年7月的强降雨期间,雅安市汉源县小堡藏族彝族乡的风险报送员发现上游河道流量异常增大,立即上报险情。当地迅速组织40户92名群众转移至安全地点。次日凌晨,泥石流灾害发生导致房屋受损、道路中断,但得益于及时撤离,实现了人员零伤亡。
案例三:达州市宣汉县暴雨避险
2024年7月,达州市宣汉县土黄镇的风险报送员在巡查中发现部分房屋开裂,立即上报。当地政府迅速转移了在家的5户11名群众,并于暴雨来临前完成了周边41人的撤离工作。随后发生的房屋倒塌灾害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这些案例充分证明,基层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的作用和科学预警机制的重要性。通过及时发现、快速响应和有序撤离,成功避免了可能的人员伤亡,为今后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