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与青年共话“守望”吉林边疆
近日,一场以《守·望——吉林边疆人文地理纪事》(以下简称《守·望》)为主题的学术座谈会,在长春理工大学举办。本次活动以"边疆与青年"为核心议题,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吉林历史文化,并就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展开深入交流。
《守·望》一书系统梳理了吉林省边疆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精神内涵,通过科学的视角解读了吉林大地的历史脉络、文化传承以及时代变迁。这本书不仅为读者呈现了吉林省丰富的历史积淀,更为人们了解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座谈会上,《守·望》的主编赵春江等作者结合自身的研究心得和专业背景,对书中内容进行了全面解读。他们从学术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吉林边疆地区的历史演变及其文化价值。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鲍盛华在发言中表示,《守·望》一书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体现了坚韧不拔的品格;二是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三是彰显了开拓进取的精神。他强调,当代青年不仅要守护国家的领土边界,更要拓展知识和思想的疆域,在推动边疆地区发展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武洋老师分享了自己的阅读体会。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她认为这本书对于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她表示,将尝试在课堂中融入书中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吉林省情和国情,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座谈会上,青年学生代表也表达了各自的感悟。来自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研究生戴舒霆分享了她的支教经历。她说,通过参与珲春地区的教育工作,她深刻体会到边疆地区的发展需要更多关注和支持。她表示,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增强"边疆意识",努力将这种理念转化为守护国土、建设家乡的实际行动。
长春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宝宗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当代青年应当志存高远,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他强调,高校要发挥学科优势,深化对吉林省地方史和边疆史的研究与阐释;同时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将理论学习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指南,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