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场关于青少年排球教育与体教融合发展的研讨会在北京景山学校圆满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小学排球分会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在校园中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

南京玄武中学男排主教练张晶晶分享了该校独特的管理模式。他表示,教练团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运动技能提升,更要深入参与文化课学习的督促与指导工作。学校特别为未完成作业的学生设置了自习时间,并确保他们在完成学业任务后才能开始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玄武中学采取了多种创新方式:将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编入普通班级随班就读;为学科存在短板的学生开设针对性辅导课程;而对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则采取"小灶培养"模式,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体育单招考试要求。近十年来,该校输送的优秀排球人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则在排球教育中融入了更多人文关怀。学校通过减免住宿费用、报销假期交通费等优惠政策,吸引优质生源;同时与知名高校建立升学合作通道,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选择空间。在文化课教学方面,该校采取小班化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黑龙江铁力一中副校长樊董伟在研讨会上强调,青少年排球运动的推广需要更加完善的赛事体系支撑。他建议建立分级分明、覆盖广泛的青少年排球联赛体系,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更多参赛机会,激发他们的运动热情。

作为会议的主办方,景山学校特别展示了其在排球教育领域的丰硕成果。该校副校长刘洋表示,通过此次研讨会,希望搭建起一个经验交流平台,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校园排球运动的蓬勃发展。

多位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深化体教融合是大势所趋。未来的校园体育工作需要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既要为优秀体育人才的成长搭建平台,也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