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AI引领青岛智慧环卫新发展
近年来,环卫作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在青岛掀起了一场作业模式和应用场景的创新浪潮。
据相关部门透露,青岛市正在推进环卫作业向机械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按照计划,今年每个区(市)都将建设至少一处人工智能清扫试点。通过人机协作模式,环卫工人将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脱出来,转而从事设备操作与维护等更具技术含量的工作,同时降低了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作业的风险。
无人驾驶清扫车已投入试运行
在西海岸新区星光岛的滨海步行道上,两台SD15无人驾驶清扫车正在进行试运行。与传统环卫车辆不同,这款清扫车配备了激光雷达、双目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等先进设备,能够实现厘米级的精准清扫。
这辆采用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清扫车,具备在复杂室外环境中安全作业的能力。它不仅支持8小时连续工作,还能自动完成充电、加水和垃圾倾倒等任务,实现了从任务分配到完成的全流程自动化。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设备每小时可清扫9600平方米区域,并能有效收集果皮纸屑及粉尘等垃圾。其四轮转向设计和2米转弯半径,使其在狭窄道路和复杂地形中也能灵活作业。
目前,无人驾驶清扫车已在公园广场、产业园区等多个场景进行试点应用,未来计划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
此外,青岛市还计划增加小型环卫设备的使用比例,重点解决传统大型设备难以覆盖的盲区问题。这些小型设备将主要用于人行道、支路等区域的清扫保洁工作,提升全域机械化清扫覆盖率。
在垃圾收转运领域,青岛市也将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通过推广适用于"进院收集"的小型清运车辆,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噪声干扰,同时提高作业效率。
为推动智能网联环卫设备的普及,青岛市相关部门将建立开放测试与应用场景清单,联合多家企业开展技术测试和商业示范。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完善智能环卫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推广应用模式。
今年,青岛计划在各区市打造多个智能化环卫作业场景,涵盖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园景区等多类区域。这一系列举措将为智慧环卫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实现更加高效、环保的城市管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