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验室内,孙金龙专注地操作着一台自主研发的混凝土电通量检测仪。额头上的汗水在仪器发出的冷光下闪烁微芒,他语气坚定地说:“混凝土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成败,容不得半点马虎。”

今年4月30日,在北京领取了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后,孙金龙没有片刻停歇,立刻回到了试验室投入工作。这位在试验检测领域深耕十六年的技术人员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

时光回溯到2009年,内蒙古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孙金龙怀揣着科研理想,远赴5000公里之外的中铁六局呼和铁建公司南疆铁路项目部。初来乍到的工作环境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面对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孙金龙一度感到迷茫。“当时我对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一筹莫展,每天重复同样的试验流程,差点萌生退意。”孙金龙回忆道。

关键时刻,师傅的一席话让他重新振作:“你可不能轻视这项工作。我们就是工程质量的‘守护者’,没有可靠的试验数据支撑,工程就无法顺利推进。”这番话语点醒了孙金龙。

从此,他开始潜心钻研业务知识。白天奔波在工地现场取样检测,晚上加班学习各类技术规范和书籍。通过系统性地学习,他不仅掌握了铁路、公路等多个领域的试验技能,还培养出了独到的数据分析能力。

孙金龙的技术专长很快得到了认可。作为技术带头人,他培养了300多名技术骨干,并在多个技能大赛中为团队赢得荣誉。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创新性地推动成立了“创新工作室联盟”,整合40余家建筑企业和科研院校资源,搭建起跨领域协作平台。

如今,孙金龙的创新成果已随着“一带一路”走向海外。他常对年轻技术人员说:“戈壁滩上的每一粒沙都是考题,铺设的每一段钢轨都是答卷。”这位蒙古族汉子就像戈壁中的胡杨,以开拓创新为根、精雕细琢为魂,在时代发展的征程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