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干部培养新举措。该市结合多年来的干部帮带工作经验,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强干部选育管用带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特别强调要把"传帮带"机制建设作为重点,通过实施年轻干部导师帮带工程、后进干部组织带动工程和先锋模范带头引领工程等具体措施,构建起完整的干部"选育管用带"工作链条。

以田佳轩为例,这位北京大学毕业后选择扎根基层的选调生,在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驻村期间得到了镇党委副书记张庆轩的悉心指导。在张书记的帮助下,田佳轩迅速融入基层工作,并成功推动当地"百柿和顺"品牌番茄原浆生产项目,有效延伸了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这种一对一的导师帮带模式,让年轻干部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充分发挥个人专业优势。

据悉,银川市已按照工作相关性、业务相近性和便于指导的原则,为470名包括年轻干部、挂职干部、选调生和新入职人员在内的群体选配了优秀帮带导师。这些导师普遍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言传身教中帮助年轻干部提升能力水平。

在干部培养机制方面,银川市采取了多项创新措施。一方面,通过每年拿出公务员招录计划10%左右的岗位专项用于选调生招聘,并鼓励事业单位引进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建立了领导干部"导师帮带制"和分层分类的培养体系,注重对干部进行长期跟踪培养。特别是要求各级"一把手"对班子成员、分管领导对分管干部履行好帮带责任,形成了上下联动、层层带动的工作格局。

通过案例可以看到,科学有效的帮带机制能够帮助干部实现快速成长。例如,2024年8月被提拔为贺兰县常信乡副乡长的许萱,在乡党委书记宋瑞的指导下,仅用不到半年时间就实现了角色转换和工作能力的重大提升。在她的积极推动下,常信乡党委谋划的11个项目全部顺利开工。

"通过师带徒、老带新、先进带后进等方式,我们成功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激发了干部队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银川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