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的校园,处处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药材的清香与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欢迎老师们品尝我们特制的雪梨百合饮,这是我们中医药课程的学习成果。”一群学生热情地向 visitors 介绍他们的学习心得。学校通过开设特色课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朝天小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校,其前身可追溯至1864年创办的广州同文馆。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学校于2019年开始试点开设港澳子弟班,目前已有六个年级开办了这样的班级。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特别注重语言融合与文化传承。以普通话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同时,适当融入粤语和英语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环境。这种多维度的语言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港澳学生快速融入内地学习生活,也为他们未来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学校特别设计了"国家课程+广府文化特色课程"体系,并与广东省中医院合作开展中医药相关的实践活动。从认识中药材到学习中医诊疗方法,学生们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中华医学的理解。

在校园的天台药圃区,一块块艾草种植区成为学生们的实践基地。他们不仅学习种植艾草的基本方法,还会制作"艾叶观察记录"手册,体验挑艾梗、打绒等传统技艺。这些活动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岐黄薪火”红领巾小社团是学校另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平台。通过开展中医香囊制作、经络穴位学习等活动,并结合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学生们将所学知识传播到社区和公共场所。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式学习,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两年的学习经历,孩子的传统文化认知有了很大提升,这对他们融入新环境非常有帮助。”一位港澳子弟班的家长这样评价学校的教育模式。

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文化传承活动,朝天小学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培养了他们对祖国文化的深厚感情。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为青少年的成长开辟了一条充满文化气息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