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商业航天领域迎来重要进展——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一百台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在其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的动力制造基地成功下线。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实现了从单台生产到批量制造的重大突破,为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蓝箭航天动力研发部总经理刘磊介绍,在商业航天领域,降低成本是实现业务流程跑通的关键因素。目前,液氧甲烷已被广泛应用于火箭燃料,相较于煤油等传统燃料,其优势明显:不仅燃烧效率高、无残留物,而且成本更为经济。基于推力和续航能力的综合考量,蓝箭航天选择了液氧甲烷作为火箭燃料。

2023年7月,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入轨,填补了国内液氧甲烷液体火箭技术的空白。该发动机也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入轨的液氧甲烷发动机。目前,蓝箭航天已下线的100台液氧甲烷发动机涵盖"天鹊""天鹊A""天鹊B"三大系列,具备推力强劲、结构轻巧以及调节范围广等特点。

去年9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可重复使用火箭——朱雀三号试验箭完成了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此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所使用的正是"天鹊"系列发动机。该系列发动机是国内商业航天领域首个经过飞行验证的全自主研发产品。本次发动机批量下线,不仅彰显了企业在高密度、低成本和可复用发射领域的工程化能力,更为我国商业航天迈向常态化发射阶段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此次发动机生产过程中,地方政府从科技创新、产业扶持到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支持。这种创新性的发展模式充分体现了民营航天企业与地方产业政策深度融合的成果。目前,在浙江湖州的空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已超过40家。